报告题目:多肽可控自组装及生物医疗应用探索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日 上午09:30
报告人:杨志谋
报告地点: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D916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杨志谋,男,1978年出生,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高分子系;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师从徐兵教授;随后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atthew Bogyo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回国加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肽水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医疗应用,在该研究领域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论文他人引用次数>6,500次,h因子为52。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11),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摘要:
自组装多肽为新型纳米药物的构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它在化疗药物和癌症疫苗递送中显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而酶催化自组装也是实现活性多肽二级结构调控和自组装的有效手段。
通过抗癌药物与多肽共价偶联的策略可构建一种新型的抗癌纳米药物。该类纳米药物具有药物包载率很高(可达90%以上)且精准可控的特点和优点(通过控制药物与自组装多肽的质量比);借助于癌细胞组织和癌细胞内过表达的酶、谷胱甘肽等物质,自组装纳米纤维和纳米药物可以特异性的在癌细胞内原位形成,实现药物的肿瘤富集并提高药物的滞留效果,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
通过自组装多肽与抗原共组装可制备共组装纳米纤维,高效递送蛋白、DNA等抗原。通过筛选,我们发现了一类能高效激活细胞免疫的四肽水凝胶,能高效递送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中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为新型抗癌纳米药物和癌症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引入自组装基团能将多肽从单分子的行为变成超分子的行为,在优化组装路径的条件下有望将多肽二级结构限制在高能级的活性状态,从而更好的模拟生长因子等活性大分子。
文献:
1. Yuna Shang(#), Dengke Zhi(#), Guowei Feng, Zhongyan Wang, Duo Mao, Lulu Liu, Shuang Guo, Shuhao Zhang, Shenghuan Sun, Kai Wang(*), Deling Kong, Jie Gao(*), Zhimou Yang(*) Supramolecular Nanofibers with Superior Bioactivity to IGF-1, Nano Lett., 2019, 19(3): 1560-1569.
2. Jie Zhan, Yanbin Cai, Shuangshuang He, Ling Wang, Zhimou Yang(*) Tandem Molecular Self-Assembly in Liver Cancer Cells,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7): 1813-1816.
3. Zichao Luo,# Qinjie Wu,# Chengbiao Yang,# Huaimin Wang, Tao He, Youzhi Wang, Zhongyan Wang, Hao Chen, Xingyi Li(*), Changyang Gong(*), Zhimou Yang(*) A powerful CD8+ T-cell stimulating D-tetra-peptide hydrogel as a very promising vaccine adjuvant, Adv. Mater., 2017, 29: 160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