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00/09-2004/06 中南大学生物工程工学学士
2004/09-2010/05 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工学博士(导师:梁逸曾教授)
2014/08-2015/08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Jonathan V. Sweedler课题组)
工作经历
2010/06-2012/04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讲师
2012/04-2012/10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讲师/硕士生导师
2012/10-2020/07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0/07-2021/07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1/07-至今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聚焦于加工及储藏过程中食品品质、风味和危害物的形成机制、评价方法及控制的物质基础研究,并应用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加工与保藏技术以制造美味健康的食品。⑴肉制品在各种加工和储藏过程中颜色、质构、加工性能(保水性、乳化性和凝胶性等)和风味滋味等的综合评价和提升技术;⑵基于发酵和酶解等生物技术提升药食同源原料的各种生物功能和活性成分,如护肝(酒精肝、化学性肝损伤)、前列腺增生抑制、减肥降脂、降糖等;⑶以各种可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为原料,挖掘其各种生物活性及功效成分,开发健康食品产品及配料。
学术及行业兼职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2019年-)
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21-)
Foods编委(2022-)
Frontiers in Nutrition副编辑(2024-)
Advanced Agrochem青年编委(2023-)
《食品工业科技》青年编委(2023-)
《精细化工》青年编委(2025-)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青年编委(2022-)
《食品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2021-)
纵向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禽肉应急简捷化适应性加工及保藏关键技术研究,2023YFF1105203,2023/12-2027/12,主持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多相高粘物料体系快速传热传质技术研发,2023YFD210070202,2023/12-2027/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肌肉蛋白-前体美拉德反应与肌肉蛋白-杂环胺加合双途径的蛋白结合态杂环胺的生成规律与减控方法研究,32272430,2023/1-2026/12,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共有醛类中间体阻断及环外游离氨基加合终产物消除的食源性杂环胺双效减控途径研究,31871905,2019/1-2022/12,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共有活性羰基化合物途径的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末端终产物的互作规律及同步控制方法,32172317,2022/1-2025/12,参与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传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与杂环胺化合物的产生及其抑制,32061160477,2021/1-2023/12,参与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代谢组学探索高温加工食品中杂环胺类有害物质的生成途径及控制方法,31101287,2012/1-2014/12,主持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西式熏煮香肠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示范,2018YFD0401203,2018/7-2020/12,参与
[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食品典型热加工过程中危害物的交互作用和调控策略,2017YFC1600405,2018/1-2021/12,参与
[10]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典型危害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9B020212001,2019/1-2022/12,参与
[11]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食品安全加工过程控制科技示范,BE2016689,2016/7-2019/6,参与
[1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新型高分辨杂化质谱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开发,2011YQ17006714,2011/10-2016/10,参与
[13]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专用型脱毒油茶籽粕蛋白的功能设计及挖掘,SKLF-ZZB-202414,2024/1-2024/12,主持
横向项目
[1]大豆蛋白结构性质对其在肉糜类制品应用的影响,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调味品货架期机理研究,广东海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3]香榧子茶/咖啡伴侣开发,苏州九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基于发酵法的松花粉功能提升研究,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5]基于发酵法的松花粉护肝功能的提升,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6]基于发酵法的松花粉减肥降脂功能的提升,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7]基于酶解工艺的松花粉功能提升研究,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8]微蒸烤食品中的嘌呤降低途径和机制研究,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1]Deng P, Wang QF, Wu SF, Zhou XW, Oz F, Chen QM, Wang ZJ, He ZY, Chen J, Zeng MM*. Synergistic effect of spice extracts on multiple hazards formation and sensory markers in beef flavoring. Food Bioscience, 2025, 65:106099
[2]Guo LY, Chen Y, He ZY, Wang ZJ, Chen QM, Chen J, Oz F, Xu ZM, Zeng MM*.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mutant Bacillus subtilis with enhanced nattokinase production via ARTP mutagenesis. Foods, 2025, 14(5):898
[3]Li ZY, Deng P, He ZY, Wang ZJ, Chen QM, Chen J, Wang XY, Zeng MM*. Effects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ball milling, and extrusion on the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ietary fibers from sweet potato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5, 203:115883
[4]Zhang ZY, Chen Y, Qiao Q, Ju D, Yin L, He ZY, Wang ZJ, Chen QM, Zeng MM*, Chen J*. Investigation of in vitro protective effects of Mucor racemosus-fermented pine pollen 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its bioactive components. Food Bioscience, 2025, 64:105840
[5]Zhang ZN, Chen Y, Deng P, He ZY, Qin F, Chen QM, Wang ZJ, Pan HY, Chen J,Zeng MM*. Research progress on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inhibition of multiple hazards-acrylamide, 5-hydroxymethylfurfur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Food Chemistry, 2024, 431:137152
[6]Zhang ZN, Chen Y, Deng P, He ZY, Qin F, Chen QM, Wang ZJ, Chen J,Zeng MM*, Pan HY*. Isotope dilution-HPLC-MS/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ion patterns and possible pathways of free and protein-bound AGEs and 4-MI in cooki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3, 173(Part 2):113477
[7]Wang QF, Chang HL, Deng P, He ZY, Chen QM, Wang ZJ, Qin F, Oz F, Oz E, Chen J,Zeng MM*. Investigation on the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4-methylimidazole and hydroxymethylfurfural in thermal reaction meat flavorings by liquiritigenin, liquiritin and glycyrrhizic acid and possible pathway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3, 173(Part:2):113414
[8]Deng P, Xue CY, He ZY, Wang ZJ, Qin F, Oz E, Chen J, Sheikha AFE, Proestos C, Oz F, Zeng MM*.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s of selected amino acids on the formation of 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 (PhIP) in both benzaldehyde- and phenylacetaldehyde-creatinine model system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2, 70(35):10858-10871
[9]Yang DD, He ZY, Wang ZJ, Fang Q, Oz F, Chen J, Zeng MM*. Processing stage-guided effects of spices on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heterocyclic amines in smoked and cooked sausages. Food Bioscience, 2022, 47: 101776
[10]Xue CY, Li Y, Quan W, Deng P, He ZY, Qin F, Wang ZJ, Chen J, Zeng MM*. Unraveling inhibitory effects of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and curcumin on methylimidazole and acrylamide in cookies and possible pathways reveal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Food Chemistry, 2022, 389:133011
[11]乔强,邓倩,胡璐曼,鞠东,陈秋铭,王召君,何志勇,陈洁,曾茂茂*.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松花粉抗氧化活性及其酚类组成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5,已录用
[12]任志斌,邓鹏,尹雷,张子怡,曲军霞,陈洁,鞠东,何志勇,曾茂茂*. 酶法破壁提取松花粉功能成分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5,46(8): 158-167
[13]宁德山,罗其昌,陈阳,王召君,陈秋铭,何志勇,秦昉,陈洁,曾茂茂*. 生物活性物质微胶囊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14): 193-200
[14]吴杰,王婉琦,任志斌,尹雷,仲米存,王召君,陈秋铭,陈洁,曾茂茂*,何志勇*. 四逆散及其药食同源替代方对四氯化碳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https://doi.org/10.13386/j.issn1002-0306.2024110246
[15]孟少华,赵建生,李鹏鹏,邓鹏,陈洁,曾茂茂*. 魔芋胶对大豆分离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结构及流变性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16): 121-128
[16]马相杰,赵建生,黄启瑞,王起帆,陈洁,曾茂茂*. 热反应条件对葡萄糖-丙氨酸甜香型美拉德反应模拟体系中二羰基化合物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16): 114-120
[17]胡璐曼,乔强,杨长军,何志勇,秦昉,王召君,陈秋铭,陈洁,曾茂茂*. 不同酵母菌发酵对松花粉抗氧化活性及其酚类组成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50(19): 72-80
[18]刘其耸,陈阳,杨长军,何毓婕,陈秋铭,何志勇,王召君,陈洁,曾茂茂*. 不同松花粉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大鼠卵巢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 45(6): 105-112
[19]曲涛,陈阳,杨长军,刘其耸,陈惠,何志勇,王召君,陈洁,曾茂茂*. 松花粉干预卵巢早衰大鼠肝脏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色谱,2023,41(1): 47-57
[20]王璇,刘其耸,高福凯,何志勇,秦昉,王召君,陈秋铭,陈洁,曾茂茂*. 米根霉发酵松花粉及对3T3-L1细胞分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3,49(12): 1-9
[1]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植物源蛋白质功能化定向改造与高值化应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一等,排名第五
[2]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油料和淀粉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的高效回收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二等,排名第三
[3]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肉制品加工过程品质提升及化学危害物控制关键技术,三等,排名第三
[1]曾茂茂,张泽宁,陈洁,何志勇,王召君,秦昉.基于天然活性成分同时降低焙烤食品中4-甲基咪唑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的方法.ZL 202210614484.3
[2]曾茂茂,陈静,陈洁,何志勇,秦昉,陶冠军,张爽,王林祥.一种基于酰胺类活性成分降低结合态杂环胺含量的方法,ZL201710437189.4
[3]曾茂茂,陈静,陈洁,何志勇,秦昉,陶冠军,张爽,王林祥.一种基于天然复配香辛料降低结合态杂环胺含量的方法,ZL20171043678.X
[4]曾茂茂,杨调调,陈洁,何志勇,高大明,秦昉.一种降低香肠中杂环胺的方法,ZL201811013069.2
[5]曾茂茂,陈静,陈洁,何志勇,秦昉,王俊辉.一种检测结合态杂环胺含量的方法,ZL201710484891.6
[6]刘其耸,王璇,高福凯,曾茂茂,鞠东,陈洁,何志勇.一种利用米根霉菌发酵提升松花粉降脂活性的方法. ZL202211279488.7
[7]乔强,胡璐曼,尹雷,曾茂茂,鞠东,陈洁,尹利端,何志勇.一种利用酵母菌发酵提升松花粉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ZL202311324557.6
[8]曾茂茂,董俊丽,朱昊男,陈洁,何志勇,王召君,陈秋铭.含多相高粘物料的预制菜肴的品质保真加工方法. 202411884550.4
[9]乔强,曾茂茂,孙涛,陈洁,鞠东,何志勇,杨长军,张子怡.一种利用总状毛霉发酵松花粉提升护肝降脂效果的方法. 202510021558.6
[10]曾茂茂,董俊丽,许秋桐,陈洁,何志勇,王召君,陈秋铭,秦昉.一种基于自组装多功能双层涂膜保鲜肉制品的方法. 202411239601.8
[11]曾茂茂,邓鹏,陈洁,何志勇,陈秋铭,王召君,秦昉.一种利用酵母菌发酵提升木姜叶柯降糖活性的方法. 202410743622.7
[12]尹雷,曾茂茂,乔强,陈洁,杨长军,何志勇,徐宏楠,张子怡.一种利用酵母菌进行松花粉复配发酵的方法. 202410632645.0
[13]乔强,张子怡,鞠东,曾茂茂,王桐,陈洁,尹利端,何志勇,一种利用羊肚菌进行松花粉复配发酵的方法. 202410632717.1
[14]刘其耸,胡璐曼,高福凯,曾茂茂,杨长军,陈洁,何志勇.一种利用茯苓菌发酵提升松花粉抗氧化活性的工艺. 202310030507.0
[15]刘其耸,曾茂茂,杨长军,陈洁,高福凯,何志勇,王璇.一种利用米根霉菌发酵提升松花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工艺. 202211375615.3
本科生课程
食品分析;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商品学(专业自主课程);食品商品学(全校公选课)
本科生培养
[1]指导本科生获得2017、2018、2019、2021、2023年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王俊辉,不同食用油对烤牛肉饼中杂环胺生成的影响,2017年
马舒婷,温度及香辛料对烤牛肉饼中杂环胺的影响及其体外消化,2018年
段牧男,豆泡品质改良研究,2019年
凌菁,煎烤香肠中的杂环胺生成规律,2021年
李骏函,乳酸菌发酵提升松花粉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2023年
[2]指导本科生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江苏赛区)暨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氨基酸对烤牛肉饼消化过程中蛋白结合态杂环胺游离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梁玉燊,吴家丽,凌菁)
[3]指导本科生获得第五届中国传统食品创新大赛三等奖(吴越艾韵;夏嘉祎,顾桐羽,张鑫,李仪,费卓成,高鑫)
[4]指导省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多项
2023年校大创“基于组分重构的大豆基肉制品风味色泽及安全性提升研究”
2022年省大创“模型体系中苯甲醛的PhIP形成规律及抑制措施”
2020年校大创“酚胺类物质对模拟体系及烤牛肉饼中杂环胺产生和结合态杂环胺游离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探索”
2019年校大创“反复冻融对不同产地三文鱼中AGEs含量的影响”
2016年校大创“不同油脂对烤牛肉饼中杂环胺生成的影响”
2013年校大创“膳食晚期糖基化末端终产物对大鼠神经突触功能的影响初探”
研究生培养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9人
博士生:
2022级,陈阳,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3级,邓鹏,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3级,鲁伟,专业:食品工程
2024级,邓倩,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5级,董俊丽,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5级,李岩,专业:食品工程
硕士生:
2013级,黄启瑞,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甜香型美拉德模拟反应体系中风味物质与α-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及其关联性研究
2013级,芦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大豆分离蛋白与柠檬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2014级,张梦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辛辣味香辛料及其特征成分对烤牛肉饼中杂环胺生成规律的影响研究
2014级,于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香榧子蛋白及饼粕水提取物的研究
2015级,陈静,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烤牛肉饼中不同结合状态杂环胺的生成、抑制剂体外消化研究(获江苏省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
2015级,位天意,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缩短豆浆机制浆时间途径研究
2016级,梁贵江,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高表面活性的大豆蛋白酶解物的制备与应用
2016级,杨调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西式熏煮香肠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累积规律及抑制研究
2017级,张权,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酸提取及碱脱脂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影响
2017级,薛超轶,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非前体氨基酸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抑制途径研究
2018级,程勇,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前处理对松花粉营养活性成分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2018级,陈俏纯,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肌肉蛋白-杂环胺结合物的生成途径及体外消化规律研究
2019级,江黎雯,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辛辣味香辛料及其特征成分对杂环胺的抑制及途径研究
2020级,邓鹏,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基于共有醛类中间体的杂环胺生成途径及减控研究
2020级,王璇,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发酵法提升松花粉活性成分及降脂功能研究
2020级,邹神中,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退火联合抗氧化剂处理对大豆蛋白储存稳定性及功能性的影响研究
2021级,胡璐曼,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提升松花粉抗氧化功能与成分及其发酵液前列腺保护功能研究
2021级,王起帆,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热反应香精制备过程伴随危害物的控制研究
2021级,张泽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热反应型焦糖色素制备及应用过程中色泽及危害物控制的研究
2022级,李茁源,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甘薯膳食纤维结构改造及其在熏煮香肠中的应用
2022级,郭留玉,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诱变选育、组学分析和纳豆发酵研究
2022级,张子怡,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论文题目:发酵松花粉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2022级,吴杰,专业:食品工程,学位论文题目:药食同源材料替换四逆散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研究
2023级,许秋桐,专业:食品工程
2023级,李骏函,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3级,尤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3级,陈奕轩,专业:食品工程
2023级,朱昊男,专业:食品工程
2023级,王鼎,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2024级,申欢欢,专业:食品工程
2024级,刘泽森,专业:食品工程
2024级,李中国,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