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e江南登陆 内网登录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科进程
    • 历任领导
    • 学院领导
    • 党政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基地平台
    • 科研团队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教学实习基地
  • 国际交流
    • 交流简介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交流项目
    • 交流动态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关工委动态
    • 教工支部
    • 理论学习
    • 先锋之歌
    • 中央部署
    • 主题教育
  • 学生天地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创竞赛

学术报告:Plasmon-Enhanced Nanosensors for Nonconventional Analytes

  来源: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王园园    发布日期 :2019-10-24    最后更新 :2019-10-24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Plasmon-Enhanced Nanosensors for Nonconventional Analytes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6日下午14:00

报告地点:协同创新大楼818-820

报告人:纪伟


报告内容:

基于等离子体增强的SERS和SPR技术以其灵敏、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分析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超灵敏的纳米传感技术。SERS作为分子光谱,它的分析物主要是具有较高散射截面且与基底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分子,而SPR技术的分析物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然而,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中有很多分析物不具备以上特性,基于传统的SERS和SPR分析方法往往难以进行分析检测。本报告将介绍SERS和光纤SPR技术在非常规分析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包括离子、多环芳烃及其代谢产物、Heparin, MicroRNA等。

个人简介:

纪伟,副教授,2008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学金,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工作。2015年11月回国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研究课题主要针对生物、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探索基于增强谱学技术(包括SERS和光纤SPR)的超灵敏检测方法。近年来已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Science、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S Sensors、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被引用1000余次。

代表性论文:

1. Wei Ji*, Linfang Li, Wei Song, Xinnan Wang, Bing Zhao*, Yukihiro Ozaki*,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58, 14452-14456. (VIP article, Inside back cover)

2. Xiaomin Yue, Yan Su, Xinnan Wang, Linfang Li, Wei Ji*, Yukihiro Ozaki, ACS Sensors 2019, 4, 2336-2342.

3. Ye Gao, Linfang Li, Xue Zhang, Xinnan Wang, Wei Ji*, Jianzhang Zhao, Yukihiro Ozaki,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9, 55, 2146-2149. (Inside back cover)

4. Huizhen Yuan, Wei Ji*, Shuwen Chu, Qiang Liu, Siyu Qian, Jianye Guang, Jiabin Wang, Xiuyou Han, Jean-Francois Masson, Wei Peng*, ACS Sensors 2019, 4, 704-710.

5. Huizhen Yuan, Wei Ji*, Shuwen Chu, Siyu Qian, Fang Wang, Jean-Francois Masson, Xiuyou Han, Wei Peng*,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8, 117, 637-643.

6.  Siyu Qian, Ming Lin, Wei Ji*, Huizhen Yuan, Yang Zhang, Zhenguo Jing, Jianzhang Zhao, Jean-François Masson, Wei Peng*, ACS Sensors 2018, 3, 929-935.

7. Wei Ji*, Wei Song, Ichiro Tanabe, Yue Wang, Bing Zhao, Yukihiro Ozaki*,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5, 51, 7641-7644.

8. Wei Ji, Yue Wang, Ichiro Tanabe, Xiaoxia Han, Bing Zhao*, Yukihiro Ozaki*, Chemical Science 2015, 6, 342-348.



上一篇 > 学术报告:水果蔬菜中保健功效成分的化学原理—硫化氢供体与...

下一篇 > 学术报告:纳米酶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81 服务邮箱:foodsci@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219

手机版